2018,房价还会继续涨吗?解码楼市的三大信号
【导语】当"房住不炒"写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,当多地开启限购限贷,2018年的房地产市场正经历剧烈震荡,在调控政策与市场预期的博弈中,这场关于房价涨跌的全民讨论愈发激烈,本文将结合政策、经济与供需三大维度,为读者拨开迷雾。
政策调控:从"因城施策"到"全国一盘棋" 2018年4月,住建部全面启动"房住不炒"长效机制,北京、上海等20余城同步升级调控政策,值得关注的是:
据克而瑞数据,2018年全国商品住宅成交均价同比上涨6.5%,但一线城市同比下跌1.2%,呈现"冰火两重天"格局。
经济基本面:增速换挡期的蝴蝶效应 在GDP增速放缓至6.5%的背景下,房地产市场正面临多重压力:
典型案例:某TOP10房企2018年销售额同比下滑12%,被迫启动"以价换量"策略。
供需关系:结构性矛盾催生分化
值得关注的是,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在2018年Q4达到历史峰值7.18亿㎡,但去化周期分化明显,一线城市仅10个月,部分三四线城市长达36个月。
【深度观察】
【专家观点】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指出:"2018年标志着中国房地产进入'深度调整期',未来三年房价涨幅将收窄至3%以内,但优质资产仍具保值功能。"
【当政策底、市场底、信心底三重底部形成共振,2018年的楼市波动恰似一面棱镜,折射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复杂图景,对于普通购房者而言,与其猜测房价涨跌,不如建立科学的资产配置思维——在核心城市购置优质改善型住房,同时配置商业保险、稳健理财等多元资产,方能在波动中把握确定性。
(数据来源:国家统计局、住建部年度报告、克而瑞研究中心、中指研究院)
